授课人: 李丹
第 二 单元 第 2 课 |
授课时间 |
4月26日 |
课 型: 新授 |
|
课题: 热的传递 |
课时数: 1课时 |
|||
教材依据 |
《热的传递》是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冷和热》中第二课内容。通过上节课的研究,学生知道一杯热水的温度会有规律的降低,通过讨论认识到这是热水像周围散发热量的结果。在此基础上,本节课主要指导学生研究三种形态的物质用什么方式来传热。 |
|||
指导思想 |
本课以研究热传递的方式为探究主线。热传递的实质是热能的转移,本课重在引导学生认识热能够转移的三种基本方式。因此,本课是以学生的探究为主,让其亲身感受金属、水热传递的真实过程,从中发现和体会金属的传热规律和水的对流现象,再由探索所获得的知识经验引申出空气的热传递方式以及热辐射。在此基础上,将学生的已有认知推而广之,引申到物质的热传递,实现从个别到一般的升华,促成学生的知识建构。 |
|||
教学目标 |
1、会做固体热传导的实验。 2、会做液体对流的实验。 3、能正确使用酒精灯。 4、知道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5、知道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6、能解释生活中有关热传递的现象。 7、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观察生活的习惯。 8、运用多媒体资源,展现形式丰富。 |
|||
教学重点难点 |
重点:认识热的三种传递形式。 |
|||
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 |
||||
课前准备 |
教师:滴有凝固蜡油的铁片、试管夹、酒精灯、木板、烧杯、茶叶末、石棉网、三角架、火柴、报告单、PPT课件、实物展示台等。 学生:科学书、铅笔、橡皮、钢笔。 |
|||
教学方法 |
演示法、谈话法、观察法、讨论法、小组合作交流法和新授 |
|||
课时安排 |
1课时 |
|||
教学过程
|
教学活动 |
|||
一、导入 1、出示水杯(热水),学生感受热的传递 教师提问:热从哪里来的?你能看见吗? 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热在固体、气体、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板书课题:热的传递) 教师:我们先来研究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学会将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通过借助其他物体的方法来研究,从而开拓学生思维。同时激发学生兴趣,为学生学习热的传递打下良好开端,并引发学生思考:热看不见摸不着,却是真实存在的,那它又是怎样来传递的呢? 二、新授 探究活动一:研究固体的传热方式 1、 教师:李老师这里有一片铝片,并分别在铝片的四个角和中心各滴了一些蜡油。现在,如果我们给铝片加热,会发生什么? 学生:蜡油会熔化······ 教师:从哪里开始熔化? 学生:从加热的地方,······ 2、 教师:同学们,你们准备怎样对铝片从哪里进行加热?热会怎样传递? 学生:从中间、从······,热······教师板书学生所说的加热点,并标上字母。 教师:大家有没有发现,你们的猜测有一个共同点,热都是从哪开始传递?(加热的地方)加热的地方温度怎样?(温度高)没有加热的地方呢?(温度低)那你们的猜测应该是热从什么地方传到什么地方? 学生: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 教师:真的是这样吗?(是)想不想对这六种情况都进行验证呢?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我们每个小组只能选择其中一种,哪个小组选择第一种情况来做?······ 3、学生预测并记录 教师: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加热的方法,如果我从A点加热,热会怎么传递,从B点加热,热会怎么传递,从C点加热,热又会怎么传递,从D点······ 教师:李老师相信每位同学心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了,李老师这里有报告单,小组讨论,选择你们组将要进行的加热点,并预测热会怎样传递,将你们的选择和预测记录在报告单上,记录完请用坐姿告诉李老师。 3、 学生汇报 教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他们组选择与预测展示给大家看看。(投影仪展示学生报告单,学生代表讲解。) 4、 出示实验要求 (强调:实验安全,用过的火柴杆应该放在桌上的垃圾盒里,加热的铝片不能随便用手去摸,以免烫伤) 5、 学生分组实验 6、 学生汇报 教师:哪个组来说说,你们选择的加热点是(A---E),看到了什么,说明热是怎么传递的? 小结: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板书:传导)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第一个探究活动,旨在让学生借助实验材料研究热在固体中是如何传递的。“热”本身就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对学生来说很抽象,虽然通过生活经验知道热的存在,但没有深入理解,要让学生了解热在固体中是如何来传递的更是难上加难,所以首先要给学生一个思路:研究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物体时,可以借助别的物体来研究。于是,在材料的选择上我十分谨慎,课前尝试了很多材料,比如:勺子、钢尺、易拉罐片等都不是很理想,选择用薄厚适中的铁片来试验,效果较好。为了让学生清楚的看到实验现象,教师课前要做大量实验,包括蜡油之间的间距、加热时火苗和铁片之间的距离,都是经过多次实验才确定的,学生借助实验材料能清楚的观察到热在固体中的传递,学生参与实验积极性高。 探究活动二:研究液体的传热方式 1、教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表现非常棒,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了热在固体中是用传导的方式进行传递的,那么在液体中,热又是怎样传递的呢?(出示一张正在加热水的图片)请大家猜想一下,热在液体中会怎样传递? 2、学生说出假设或是自己的看法。 3、学生设计实验 4、教师补充并介绍实验方法 (出示实验要求) 教师:大家知道水无色透明而且会流动,加热后能不能清楚地看到水的流动方向? 学生生:不能。 教师:怎么办? 第一种情况: 生:往杯子里放东西。 教师:你们也想借助材料来观察实验现象,太聪明了,那放什么呢?其他同学你们想放什么? 学生:可以随意地说。 教师:你们的点子真多,借助材料的确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实验的现象,但是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实验,这种材料既不能过轻也不能过重,它要随着水的流动而运动。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茶叶末,一会儿,可以把它放入水中,加热时,观察茶叶末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从而推想出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师:为了使实验更安全,加热时一定要用石棉网垫在烧杯底部,这样可以避免杯底受热不均匀而导致杯底炸裂,下面各组到前面领取实验材料(茶叶末、石棉网、烧杯),开始实验。 5、学生实验并记录。 教师:同学们,请按照实验要求进行实验,并记录。完成的组请用坐姿告诉李老师。 6、汇报交流 小结: 教师:像这样:液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通过冷热液体的循环流动来传热,这种方式称为对流。板书:对流 教师:因为气体也具有流动的性质,所以热在气体中的传递方式也是对流。(师出示气体对流示意图)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让学生研究热在液体中是如何传递的。由于课堂时间和环境的限制,课前教师需经过多次实验来把控学生小组实验时间和观察到的效果。于是本环节我们研究热在液体是如何传递的,借助的材料是泡过多次的茶叶末,泡过多次的茶叶末的颜色会很浅近乎是水色,不会影响观察效果,还要求茶叶是细小的粉末状,这样轻容易观察出实验现象,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所以水是需要提前加热并保温。在此环节引导学生静下心来仔细的观察,学生通过茶叶末在水中的运动能够知道热在液体里是如何来传递的,再通过联系前面学过内容,了解热在气体中的传递和液体中的传递是一样的。 探究活动三:认识热辐射 1、 教师:刚才大家进行实验时非常认真,表现相当好。那我们就来放松一下,李老师奖励大家看一张图片。(出示图片) 教师:图片中的学生遇到了什么问题里?(课件出示图片:哇!怎么这么烫!) 2、教师:烈日下的物体为什么烫手?这些热来自哪里,又是怎样传给物体的呢? 3、学生讨论、交流。 4、学生汇报 5、教师:这种热的传递方式是传导?还是对流?还是? 6、小结: 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演是让学生认识热的第三种传递方式:辐射。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经验入手,引发学生思考,再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升高度:这种不靠空气、水或其它物体也能传递热的方式称为“辐射”。 三、巩固应用 1、全课小结 教师:谁来说说你的收获? 2、教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知道科学就是服务于生活的,那么在我们的生活中,热的传递往往不是单一的方式传递的,而是多种方式同时进行,试分析画面中都有哪些热的传递方式? 3、小组讨论、交流。 4、汇报。 5、教师:大家说的真好,李老师希望我们班的每一位同学在生活中都能多观察、勤思考、乐动手。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全课的后一个环节,主要是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掌握情况如何,同时让学生了解热的传递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来分析、解决生活的问题。 |
||||
板书设计 |
热的传递
固体 传导 温度高→→→→温度低
液体 对流
气体
直接照射 辐射
|
|||
课后反思 |
《热的传递》这节课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的内容。 在设计这节课时,首先我是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进行导入,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同时,提出问题:热在固体、液体、气体中都是怎样传递的?由此引出本课的重点:研究热传递的三种方式:传导、对流、和辐射。下面我就本节课中重要的也是容易出问题的传导这个实验的设计,结合课堂呈现的效果做如下反思: 一、材料的选择:教材中,传导这个实验是用金属汤匙进行加热,但在实验中,金属汤匙在滴上蜡油实验时,往往给学生一中错觉,就是热是沿着一条线传递的,所以我就改成用金属片来完成。选择金属片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涂抹上一层蜡油后,不管是在一侧加热还是中间加热,现象都非常明显,容易让学生从现象抽取概念,从不同得到相同。 二.实验的设计: 1、在学习热在固体中的传热方式时,我更加注重的是学生对这个实验的设计以及实验材料的选择上,尤其是借助别的物体帮助发现实现现象的方法,学生在做这个实验的时候,很难把握金属片与蜡烛火苗之间的高度,容易发生这样的现象,就是学生刚将金属片放在蜡烛上,上面的蜡油一下子全都熔化了,过程较快,学生不容易发现其现象,也很难总结出规律。课前我自己试验的很多遍,找出蜡烛火苗与铁片的距离,在学生开始实验前,告知学生怎样目测距离及距离的数据。 2、为了体现热在固体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我引导学生先作猜想,然后观察实验,学生虽然能说出来蜡油熔化的现象,但是不容易抽取出,热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所以,我首先在这里设计了三次加热金属片,分别从不同的位置加热;其次是将自己看到的现象画在报告单上;在学生说完蜡油熔化现象完了之后,我抛出一个问题,这三次加热的共同点都是蜡油从哪里开始熔化,那说明热从哪开始传递的?这样一处理,很快学生的思维就转向来研究温度了, 从而得出热在固体中传递的规律:如果从一端加热,热向另一端传递;如果从中间加热,热向两端传递。也就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